党员,1939年6月出生于新疆喀什。1958年参加工作,1959年9月因工失去右手臂。在新疆石油管理局机械厂兢兢业业工作35年。获“自治区劳动模范”“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”“全国能源工业劳动模范”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”。
每天反复不断地蹬、钩、踩,他右脚的牛皮劳保鞋过不了多久就露出了脚趾头。有几次,鞋来不及修,在盛夏里,他干脆左脚穿单,右脚穿棉。一天工作下来,脱掉鞋子和袜子一看,右脚被棉皮鞋里的汗水浸泡得像刚出笼的“白面馍馍”
瓶嘴是精密小巧的高压阀门,修理时往往是有劲无处使。艾买提•依明用两条腿把氧气瓶夹住,或把氧气瓶推倒在墙根,用肚子顶着,左手握扳手,嘴里咬着起子,左臂腋窝里还夹着把大扳手。卸下来的瓶嘴芯子需要锉,他就用肚子顶着锉
经过半年的苦练,他终于掌握了滚氧气瓶、装卸车的硬功夫。用右脚把空氧气瓶飞速地从库房一脚蹬出来,经过厂房大门、装车平台,最后再上到车上。同事们连连称赞他的速度快、动作敏捷,他特别高兴,心想:我又学会了一门本事
当人们注意到艾买提·依明空荡荡的右袖,内心总会揪疼一下。可目光一旦落到他灿若星辰的眼睛上,让人感到的则是坚强、希望和幸福。
“不好!”正在炼钢车间矿石粉碎机旁工作的艾买提·依明感到一阵头晕,身体不可控制地朝前倒了过去,右手臂卡进正在运转的机器。撕心裂肺的疼痛顿时传来,他当即失去了知觉,晕了过去。
第二天,等他醒来时,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。看着被纱布捆绑着的右臂,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医生小心翼翼地跟他说:“你的右手连同半截胳膊永久地失去了。”艾买提·依明不敢相信地睁大眼睛,连问:“没什么办法了吗?”医生连连摇头说:“对不起!”
出事那天是1959年9月15日。那时,他年仅19岁,正如朝阳的年龄,他怅然地躺在病床上,难以入眠。
亲朋好友和同事陆陆续续来看望艾买提·依明,劝慰他要放宽心好好养伤。有人说,你放心,这是工伤,国家会养你一辈子的。也有人说,你有什么要求,尽管向组织上提。他们摆出了各种案例来告诉他,你还有未来,因为你有国家和我们。
大家的话让艾买提·依明陷入了沉思,他反复问自己,这辈子就这样了吗?要成为国家和家人、亲属和朋友的负担吗?要光靠他们活着吗?他认为,作为年轻人,应该面对现实,从失望和苦闷中振作起来。后来再有人来看他,提及让他用工伤换取一份安逸的工作时,他说:“我还年轻,我还有一只手和双腿,不能躺在工伤的‘安乐椅’上。”厂里和车间的领导问他要说明?艾买提·依明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我什么也不需要,我还年轻,我要继续工作。”
出院后只休息了15天,伤口刚愈合,艾买提·依明就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——去轧钢车间看大门,轻松不累,这是厂里的安排。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从他脸上看到悲伤,只有越挫越勇的坚韧。看大门事情不多,他就跑到轧钢车间去牵钢筋。那时候,轧钢机较落后,钢筋从轧钢机出来,还要人用手钳夹住火红的钢筋往外牵。和同事们一起劳动,他心里觉得很踏实,感觉自己对社会还是一个有用的人。那个空荡荡的衣袖,也渐渐不再成为自己在意的缺失。
党组织对艾买提·依明非常关心,先后4次送他到上海治病,安装假臂。党组织对他越是关心,他就越觉得为国家做得少。他主动找事做,打扫场地、挖坑种树……但还是不满足,他看见其他人熟练地把氧气瓶从车上卸下来,又装上去,心里很是痒痒,便暗下决心:我要学会用单手滚氧气瓶,当一名氧气发放工。
一只空氧气瓶,轻的有50多公斤,重的则达70多公斤,要把这么重的家伙儿弄上车,即便是四肢健全的人,也得靠熟练的技巧和气力。刚开始学,艾买提·依明碰到了许多困难,仅仅把瓶子放倒就要出一身汗,往车上滚就更难了。在他那里,氧气瓶不是直线朝车上滚,而是七扭八歪,不是撞墙就是碰仓库门。工友见他这样费力,关心地说:“你手脚不便,这样的体力活就别干了,你看看大门就行啦!”艾买提·依明听了这话,不服气地挥动着左臂说:“有一句谚语说得好,‘勇气不在胳膊上,而在心坎上!’”
经过半年的苦练,他终于掌握了滚氧气瓶、装卸车的硬功夫。他用右脚把空氧气瓶飞速地从库房一脚蹬出来,经过厂房大门、装车平台,最后再上到车上。同事们连连称赞他的速度快、动作敏捷,他特别高兴,心想:我又学会了一门本事。从这以后,他只要一听到拉氧车的喇叭声,随即就跑去装卸。
把氧气瓶放倒、滚装、卸车,艾买提·依明已经干得熟练顺手了,但要把充好的氧气瓶从充压房滚进库房,还要竖着滚,这就棘手了。正常健壮的人用两只手相互配合,滚起来比较省力,而他一只手又怎样滚呢?他苦练多次,都不行。充气工周国贞被艾买提·依明这种拼搏精神所感动,主动出主意,他试探地对艾买提·依明说:“你能不能用你的右脚代替右手,互相配合滚?”
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和苦练,艾买提·依明用左手就能熟练地托着瓶嘴,用右脚蹬瓶底边沿,把氧气瓶斜竖着从充压房滚到库房了。此后,他一有空就来充压房,帮助同事给氧气瓶充压,往库房滚充好的氧气瓶。
1971年的一天,车间领导抵不住他接二连三的申请,终于同意他当了一名氧气发放工。那天,当班长把氧气库房的钥匙交到艾买提·依明手里时,他紧握着钥匙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他从这把钥匙中,感受到了组织对一个残疾人的关怀和信任,更激起了他强烈的为油田建设多作贡献的热忱。
修理瓶嘴子,本来是充压工和大班工人的工作。以前,由于这项工作没有落实到人头,瓶嘴坏得多,修得少,直接影响了生产。艾买提·依明看着一堆堆损坏的瓶嘴,心想:这么多东西,能不能修复再利用呢?
就是这样多想了一下,他又揽上了义务修复瓶嘴子的活儿。开始,他对修理瓶嘴子一窍不通。为学习修理技术,他把好瓶嘴同坏瓶嘴一起拆开,对比鉴别,查找原因。使用的过程中,他注意勤观察,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。修理瓶嘴子,要同时交叉使用扳手、起子、锉刀、榔头等工具,这对他来说,比滚氧气瓶装卸车还要困难得多。更何况瓶嘴是精密小巧的高压阀门,修理时往往是有劲无处使。艾买提·依明反复琢磨,后来同事们看到,他用两条腿把氧气瓶夹住,或者把氧气瓶推倒在墙根,用肚子顶着,左手握扳手,嘴里咬着起子,左臂腋窝里还夹着把大扳手。卸下来的瓶嘴芯子需要锉,他就用肚子顶着锉。修理带压的瓶嘴,是件危险事。氧气瓶充好压,瓶嘴漏了气,就得把弹簧压盖上紧。他用左手扶着瓶子,用牙咬住起子,扭头转脖一扣一扣地紧。倘若瓶嘴失控,压力从瓶内冲射出来,高压气柱不打掉艾买提·依明几颗牙,也得让他在医院躺上几天。可是,他没有让一次事故发生。
十多年来,艾买提·依明每年修理瓶嘴、防震圈等创造的价值均在六七千元以上,高的则达万元,厂里曾两次给他记一等功。
氧气瓶发放是一件繁重的体力劳动,每搬动一次沉重的氧气瓶,都是一次体力与毅力的较量。车间每年生产7万瓶氧气。油田有几千只氧气瓶循环使用,艾买提·依明就靠两个组员和他的残缺之躯,指挥着这“钢铁大军”。一年一度的停机大检修是艾买提·依明和两名组员最忙的时日。为了确认和保证油田生产,厂里派车到独山子、石河子等地联系氧气供需,每天都要拉运回300到500瓶氧气。每天拉运回多少,卸下多少,就要装车、发运多少。来回几经折腾,每天装卸、搬运总量重达几十吨。
钢铁也有“磨损”的时候,每当艾买提·依明滚上几百只氧气瓶,回家上楼梯时脚都抬不起来。他靠着那只坚强的左手,抓住楼梯栏杆,将身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移。无论是春夏秋冬,妻子阿瓦汗在家里总要备一壶温茶,等丈夫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,能痛痛快快喝个够。虽然,阿瓦汗已经把饭菜摆上了桌,艾买提·依明却累得吃不下,需要躺一阵子再吃。
每天滚动、装卸如此多的氧气瓶,艾买提·依明的右脚发挥了关键作用。每天反复不断地蹬、钩、踩,一双牛皮劳保鞋,别人几年都穿不破,在他的脚上过不了多久,右脚就露出了脚趾头。厂里有服务部免费修工鞋,但是要排队。为了抢时间,不影响工作,艾买提·依明宁可自己掏钱到自由市场小摊上去修。有几次,鞋来不及修,在盛夏里,艾买提·依明干脆左脚穿单,右脚穿棉。一天工作下来,脱掉鞋子和袜子一看,右脚被棉皮鞋里的汗水浸泡得像刚出笼的“白面馍馍”。
妻子阿瓦汗疼惜丈夫,她对丈夫开玩笑说:“在你心上,这个家是旅社,你的家在氧气库房,你干脆和氧气瓶结婚吧!”当她看到艾买提·依明累得疲惫不堪的样子,又劝道:“换个工作吧,你是工伤,给谁说说都行。”艾买提·依明摇摇头,掏心窝地说:“你也看到了我适应一个工作多么不容易。说实话,难得经过我的努力,可以让自己和大家做一样的工作,这样拿同样的工资,我才会安心。”厂、车间的领导几次决定给他调换工种,怕累坏了他,可艾买提·依明却乐呵呵地说:“有句谚语说,‘雨水能使大地回春,汗水能使人们年轻’,我只听说有闲死的人,没听说有干活累死的人。”
鹰恋高山,马恋草原。艾买提·依明恋着他的氧气发放岗位,恋着摆弄惯了的那些瓶嘴子、扳手和锉刀。时光催白了他的头发,只有他那两道剑眉还依然乌黑,两道眼神还依旧光亮。
20世纪60年代,艾买提·依明正在修理氧气瓶。(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)
1986年,机械厂供气车间的各族职工,在热烈讨论向局市劳动模范艾买提·依明学习的情景。(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)
机械厂局市劳模艾买提·依明在局市1986年度双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表彰。图为1987年开会情景。(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)
1990年,艾买提·依明在华东输油局徐州石油机械厂参观时,见到了10多位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老朋友,高兴得像兄弟重逢一样。(据新疆石油报资料图)
数万采油工人向大戈壁进军 克拉玛依展开夺油大战 十几项基本建设工程相继投入生产
本报乌鲁木齐1959年8月23日电一个轰轰烈烈的夺油大战,正在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——克拉玛依油区全面展开。在从南到北一百多公里的油区内,夜晚,各个泵站、集油站、钻塔和一些建设工地上,灯火辉煌,数万名采油、输油、钻井、运输、建筑等方面的职工,正在为国家生产大量的原油进行苦干巧干。8月份前十八天生产的原油,比7月份同期增加了19.8%。目前,全体职工正鼓足干劲大战8、9两月,用出色的成绩迎接国庆十周年。
为了满足国家对石油日渐增长的需要,克拉玛依今年已经跃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建设阶段——从过去以勘探为中心转入目前以原油生产为中心的全面跃进,上半年生产的原油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产量。
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油区的巨大潜力,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玛依矿区党委深入发动群众,在完成上半年生产计划的有利条件下,鼓足干劲,乘胜前进,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夺油大战。最近,石油管理局和矿区党委又组织检查团、工作组深入到车间、井队和工班,发动职工群众挖潜力,攻关键,提措施,评指标。结果使生产指标一跃再跃,经过几次修订后的原油生产计划比年初的国家计划增长了45%,等于去年实际产量的三倍。
油区职工在夺油大战中各显身手,克服困难,掀起生产竞赛高潮,原油产量与日俱增。钻井和修井工人日夜苦战在戈壁滩上,在中也坚持操作。一个月来,已有十几口钻好的新井和修好的“病井”投入生产。采油工人艰苦细致地管理油井,收集资料,给每口油井都建立了井史,千方百计地找出每口油井的生产规律,使一批过去生产不正常的油井最近能战场生产。许多汽车司机都以车为家,白天装运,夜晚修车、补轮胎;一个月当中,他们共修好报废轮胎三百七十多套。装卸车的时间也由过去的三十分钟左右缩短了十五分钟,最高时只要两分钟。由于运输效率的提高,就等于增加了一百多部汽车。
本报乌鲁木齐1959年8月23日电克拉玛依油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油田基本建设。四千多名建筑安装工人,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采油钻井的设施安装工作。在这里,大量的输油钢管正铺设起来,崭新的机器房、泵站和银光闪闪的储油罐一个接着一个地树立起来。整个油区,到处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。
克拉玛依油区今年计划生产的原油,将比去年增长近两倍;油田上采油、储油、输油等基本建设规模空前巨大。正在施工的重点工程有几十项,包括各种口径的输油管线一百八十多公里、总能力达七万立方米的大小数十个储油罐、大型工业用引水渠、炼油厂中型火力发电站以及大量的选油站、集油站、泵站等工程。单是修盖的住宅等民用建筑,就有七万平方米。
到目前为止,克拉玛依今年建设的重点工程,已有十几项建成或基本建成,这中间还包括高产区白碱滩到克拉玛依二十四公里长的输油管,克拉玛依——独山子六十公里长的输油管副管,总容积达三万多立方米的十几座储油罐,克拉玛依炼油厂以及部分泵站、集油站等工程正在建设的项目也正以更快的速度加紧施工。
“雨水能使大地回春,汗水能使人们年轻”正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思想让艾买提·依明成为榜样,有这样的榜样力量在身边,让我们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及工作。
鹰恋高山,马恋草原。艾买提·依明恋着他的氧气发放岗位,虽因工伤失去右手臂,他却兢兢业业工作35年,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身残志坚,没有享受“特殊待遇”,让自己和大家做一样的工作,拿同样的工资。艾买提·依明积极向上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