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大早,李晓君推着小车,到医院各科室搜集使用过的器械。早上10点,她拉着收来的东西回到住院部一楼的消毒供给中心。
在第175医院,消毒供给中心分去污区、查看包装灭菌区、无菌物品寄存区三处。李晓君的小车被去污区的护理推进了作业区。
戴着面罩、口罩,穿戴粉红色防水罩袍,隔着一层玻璃,7个护理忙着将血迹、痰迹及各种体液冲刷洁净。假如是特别患者用过的设备,要先消毒再冲刷。终年洗洗涮涮,和各种消毒水打交道,她们的手显着比他人粗糙。
“一次妈妈来看我,认为我犯了过错,被发配来干体力活”,福建中医大学毕业后,李晓君就到中心上班。由于新护理都要先到去污区干活,刚开始,她也觉得洗洗涮涮没有技术上的含金量,但深化触摸后,她认识到,“这是一门全新的消毒学”。
护理长任珊娜介绍,供给中心担任医院一切医疗器械、用具的消毒灭菌,“假如器械消毒不过关,患者就会呈现感染,后果不堪设想”。护理郑雪珍笑着说,最初自己曾戏弄,一天就可以把一年的碗都洗了,时刻长了才发现了自己是并不简略的“洗碗工”。
清洗、查看、保养、打包、灭菌,一切的流程都由22名护理担任。每天有多少器械、用具要清洗灭菌,她们自己说不上来,只知道有时要忙到清晨。
为了确保灭菌质量,科室是密闭的,只要一个通风口,即便有空调,最高温也会到达38℃。每年,都有人由于不适应而晕倒在作业台上。22个达观的护理,就这样默默地据守在这个看似洗洗涮涮,却绝不简略的岗位上。
5月12日,是第101个护理节,咱们以这组图片,记载这群不一样的护理,也向一切护理致以节日的问好。(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炳光 杨清竹 通讯员 黎斌 文/图)